陆鹤龄

艺术网站
网站首页 | 艺术简介 | 艺术展厅 | 艺术家相册 | 书画知识 | 名家点评 | 展览记事 |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
艺术简介
陆鹤龄

  陸鶴齡,安徽合肥人,1944年12月生於陝西西安。1981年攻讀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研修生班兩年,導師方增先。1993年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歷任安徽省博物館藝術研究部主任、副館長,安徽省藝術館館長,安徽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安徽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曾任中國文化部全國社文系列高級職稱評委,連續12屆安徽省文、博、圖系列高級職稱評...(详细介绍)

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
·香港苏富比将举行张大千作品拍卖专场
·2013年春季拍卖会在香港举行
·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隆重发布
·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在济南举行
·张伟革花鸟画作品展在山东举办
·重庆青年唐大焱五谷画淘出黄金
·2013年全国中青年山水画邀请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无锡打造中国画院研创基地
·中国首部艺术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济南举办“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
·陕西省书协最新出台主席团淘汰制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在北京举办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入选名单(山水)
·中国北齐壁画重现美颜
·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国艺术品占半壁江山
·王璜生欧洲首展在柏林开幕
·“中国名家画北京”北京复评
·中国艺术对话斯洛伐克艺术
·何东西藏人物作品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出
·第二届全球华人华侨书画大赛征稿函
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
·以情立象 以意成趣
·吴昌硕艺术 是中国画里程碑
·书画鉴定的五个环节
·防假有方 书画作品有了“身份证”
·绘画怎成生产流水线?别信纸上谈兵的鉴定家
·书画鉴定中铁证是否真的如山?
·火眼金睛识赝品 书画真伪鉴定=眼光+科技
·书画收藏品相的五个要素
·如何评估与收藏书画艺术品
·艺术品投资
·书画作品价格计算方法
·如何划分书画家等级
·中国美术之最
·书画投资
·书画收藏
·“历代名画记”引发争论 真伪存疑作品该不该展出
·书画家与经纪人的利益关系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书写性”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书画收藏水很深 小心书画造假四大陷阱
 
名家点评

藝術訪談錄(二)

发表时间:2011/2/18 15:29:53    

訪談地點:鶴齡藝術工作室   
訪談時間:2007年3月22日  2007年4月6日根據訪談記錄及隨後的筆答整理。

  艾:看了您這批新作,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可以看出,雖然行政管理在一段時間裏佔據了您大部分時間,耗掉了您很多精力,但藝術感覺並沒有被磨鈍。回歸畫室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了這麼一批成果,很令人驚訝。我覺得,行政管理思維和藝術創作思維是兩條軌道上的東西,您出入自如的訣竅何在?
  陸:其實,人這一生,想做什麼事並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我們這一代人尤其如此。對於繪畫,我自小酷愛,少年時就崇尚中外藝術巨匠,樹立以他們為楷模的人生奮鬥目標。我的理想就是企盼著過一種心無旁騖,只沉溺在自己的藝術夢想中的生活,期望能自由自在地遨遊在繪畫世界裏。哪怕再苦再難,最終能擁有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很幸福的。
  但回顧起來,我的藝術道路卻一直是在時代的夾縫中頑強的延伸。
  在青少年時期,進入美術學院,對我而言就相當於步入天堂,但在那樣的時代,家境貧寒和家庭出身,一次次破碎了我的夢想。
  可是無論環境如何,都未能磨滅我心中的至愛。我在常人無法想像的困境裏掙紮著,為了繪畫,為了生計,我幹過搬運工、臨時工,艱辛更挫奮了我專業上的搏擊進取。蒼天不負苦心人,很幸運在19歲時,竟然被合肥市工人俱樂部錄用為專職畫工,但文革時期又因“黑五類”出身,被下放到工廠當過鍛工,可無論境遇發生什麼變化,我總是把所有可用的時間都放在繪畫鑽研上。
  後來,還是因為美術專長,我被借調到廠政工組畫刊頭,作“忠”字畫。時而也被分配做一些管理層面的工作。大概由於自己出身“卑微”的緣故,所以對組織交給的任務從來是格外慎微盡力,並努力做到完美。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認真二字,因為認真,就要強迫自己掌握很多知識和技能,這樣,我在各方面的能力無形中得到了磨練。也許這就決定了我今後的人生道路並不那麼單純。
  文革後,當我已為安徽省小有名氣的畫家時,在幾個文化單位都有機會調動的情況下,我選擇了安徽省博物館,不久,我又錄取至中國美院研修生班深造了兩年,終於圓了自己的夢。那時候,我的目標還是做一個專業畫者。沒想到返回博物館不久,被選任為“藝術研究部”主任,再往後,就和行政管理結下了不解之緣:從省博物館副館長到省藝術館館長,直到退休差不多22年的光景,都扮演著那種行政、專業一肩挑的角色。
  我知道,在許多人的觀念裏,一個純粹的藝術家是應該遠離官場的,因為藝術講究的是自由,而官場講究的是規則。但你如果翻開中國美術史,你會驚奇地發現,真正的“布衣畫家”並不多。揚州八怪中最著名的鄭板橋,不就是個七品縣令嗎?宋元之前的大畫家,就更是以高官者居多,何況我是一個連公務員都算不上的文化單位頭頭,更談不上什麼官。由此可見,兩者的矛盾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大。
  就我自己的感受,當頭頭固然會損失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但另一方面,你不能否認在領導的層面上會促進自己建樹更高的知識和修養,也會在有意無意間更有機會得到公共資源的支撐,我覺得,只要心中有藝術,位居領導崗位,反而能在專業上獲得更多有益的資訊,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例如;我對中國傳統繪畫的追求應在七十年代,但對它的深入研究還是在進入省博物館之後。大家都知道,館藏藝術品雖然豐富卻不輕易示人,但我在博物館任研究部主任和作為副館長分管藏品部的期間,可以有條件欣賞揣摩,這對於我的專業來說,無疑是有了“近水樓臺”的效應。
再說,我覺得行政管理和藝術創作之間雖然在操作層面上有不同,但在更高的層面——哲學層面,應當是相通的。我是一個人物畫家,我覺得,一個好的行政管理者和一個好的人物畫家,對人對事都應有哲理性的辯證能力,都要對於人的本體有著深層次的關注和探究,不如此,作為管理者,就不能很好地發揮人的才智,作為人物畫家,就無法使人物畫達到傳神入微。
  你說我出入自如,其實在我身上,這兩種思維有同一性,談不上刻意的出入。那些被糾纏在其中的人,我可以談一點體驗:那就是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力圖多成就些大眾的文化事業,在權欲上,則不要沉迷其中,以免日後無法自拔,。
  艾:您以前作品裏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女性人物形象是一種英姿勃發的面貌,健康,昂揚,充滿活力。而在您的新作品裏,我看到一些變化,就是您筆下的女性漸漸趨向端莊與安詳,有的還呈現出一種嫵媚。這種變化,是您刻意的轉變,還是生命體驗的不自覺流露?
  陸:應該是一種不自覺的流露吧。對於人物畫家來說,他的人物裏一定蘊含著他對於某種生命狀態最美最深的憧憬。過去我的人物裏之所以有一種昂揚,是因為那個時期屬年青氣旺又不甘社會的擠壓,心中充盈著進取的意念,那種藝術狀態乃勢所必然。現在,我到了另一個人生階段。社會喧囂的前臺,我已經從容謝幕,新的生活給了我更多的空間和自由,我更喜歡寧靜安詳的人生。繪畫是“心跡”的傳達,在我對於女性審美的無意識轉變中,流露出來的是我此時此刻的生命感悟。值得欣慰的是,不論是舊畫還是新作,我的畫作裏都有我生命的溫度,都有我對人生思緒的某種寄託。
  艾:現在書畫市場很繁榮。也因為這種繁榮,使書畫界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案桌。於是有人說,以前書畫是政治的奴隸,現在是金錢的奴隸。據我所知,早在上世紀80年代,您的書畫就走入市場了。但近年來,當國內的書畫市場喧囂起來後,您反而遠離了,顯得很淡漠。為什麼?
  陸:應該說,畫家走入市場是必然的。靠別人養活的藝術家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表達”是藝術創造的前提。書畫市場的繁榮和畫界的浮躁也沒有必然的聯繫,關鍵是,畫家本人以什麼心態面對市場。
  書畫成為金錢的奴隸不是市場的過錯,而是畫家面對利益選擇時的一種迷失。現在的書畫市場,畫商炒作畫家,是為了追求畫作的最大利益,書畫進入市場就是商品,不管畫家本人有何意願,只要有利益訴求,就要迎合市場,也就難以抗拒市場運行的潛規則。書畫的經濟價值,使人在藝術欣賞之外又附加了經濟利益的考慮,所以當下就有了要畫等於索財之說。
  表面上看,似乎到了書畫的黃金季節。但此時,畫家如果不把握好自己,誤以為作品價格就等同於藝術價值,就會成為市場炒作的傀儡,讓自己從一個藝術創造者淪為一個商品製作者,為了取悅市場,粗製濫造、無限複製、虛假炒賣,從而離藝術本體越來越遠。金錢可以服務於藝術,而藝術不能被金錢所桎梏。否則,心為物役,本末倒置,哪有藝術品味可言。
  我80年代中期就介入了國內外的書畫市場,那時候,國外根本沒有“送畫”一說,只要有人喜歡你的畫,就會出錢購買,哪怕朋友之間。你要送畫,別人倒感到很奇怪。那時國內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書畫市場,畫作也沒有明顯的價位,要畫送畫也很平常。但我就在那個時期卻實踐了藝術作品與經濟價值的置換,有了相應的收益。你說我現在對市場顯得淡漠,其實也不儘然。對我而言,走向當下的書畫市場,感覺是件很累很痛苦的事情,我受不了那種為炒作而虛誇並由此帶來的精神壓力。現在,我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溫飽不成問題,也解決了藝術創作的基本條件,覺得沉下心來畫畫,表達這麼多年來的藝術積澱,是自己目前最明智的選擇。當下我很享受藝術創作過程中的美妙感,這種歸宿後的享受,我不希望被侵擾。 
  艾:以前,您的山水畫只是偶有所見,並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這次,您的作品中有大批山水畫作品,這些畫讓我想到《楚辭》裏的一些意境,有種神秘主義氣息,視覺衝擊力很強,而且,個性十足。如果說,您的人物畫裏還能看出浙派的筆墨,您的山水畫卻是典型的陸家山水,我想問的是,您的山水畫裏,啟動的傳統共生資源有哪些?您賦予的獨特的現代美學主張又是什麼?
  陸:浙派的寫意人物畫,雖在佈局和造型上是應物而生,但筆墨其實是借用了寫意山水和花鳥畫的一些技法。我雖是一個人物畫家,過去卻從沒間斷畫些山水畫,在中國美院期間,我曾得益於陸儼少、陸抑非等先生們山水、花鳥技法的教授,但畫山水對我而言是為了拓寬藝術表現力的需求,因此少有展示。之所以這次在創作中有了山水畫的表現,一是心境使然,幾十年來風風雨雨,閱盡人間滄桑,早有歸樸返真的意願。現已解甲歸田,自然漸入了“門庭冷落車馬稀”的佳境,安於沉寂的環境,反而對大自然有種說不出的親近感。二呢,我覺得,相對於人物畫,山水畫的表達方式更自由,演繹的空間更廣闊。而且,在畫這些山水畫時,真的有古代山水畫論裏所提到的“臥遊”和“暢神”的體驗,常令我陶然忘我,而人物與自然的融合,使創作被賦予了更多的想像力。可以說,寫意山水畫不僅將我引進了無限自由的表達空間,也使我的人物畫創作有了多元素的取材空間。
  對於傳統繪畫資源,我相信每個畫家都有他的取捨。取捨的標準是什麼?因人而異,你的個人氣質決定你的求索方向。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博採眾長、不拘一格。從而達到“我用我法、不同凡響”。我一直關注“四僧”的藝術,尤其是“八大山人”。我喜歡他的大開大合的格局和那種酣暢雄渾的表達方式。比如,現在大家都在說黃賓虹,如果說黃賓虹書畫中的“道”,是長期修煉的漸悟漸深的儒學,一筆一墨都是博學厚積;那麼八大書畫中的“道”,就是率真率性,直面人生的一種宣洩與感悟。學黃賓虹,要以學養作底氣;而學八大,更注重的是情感和悟性的禪機。
  在畫這批山水時,我並沒有刻意用什麼美學主張去統帥,對於一個畫者來說,觀念先行妥當與否是需要考究的,陷入“觀念作畫”的窠臼是不可取的。至於《楚辭》的意境和神秘主義氣息,那是你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得出的結論。在我,只是一種自然的表達,是“心靈山水”的外化而已。
  艾:現在安徽美術界一直在強調“新徽派”崛起,作為安徽美協常務副主席,您覺得“新徽派”的定義究竟是什麼?您的作品能否納入“新徽派”的範疇?
  陸:自宋至明清以降,積澱深厚的“徽文化”,已成為當今安徽人打造文化品牌振興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而對“徽文化”重要組成部份的徽派造型藝術的探究和挖掘,也逐漸成為眾多美術家的主流意識。
  省美協從振興安徽美術事業出發,近幾年通過各類活動,從學術和創作的各個層面不斷深化徽派理念的內涵,繼而亮出了“新徽派”這一藝術品牌。我理解的“新徽派”不應該是單一的地域概念,也不局限於新安畫派的傳承譜系,而應從“傳統性,現實性,地域性,多元性”賦予它更深刻的文化含義。一、傳統性;徽派造型藝術自明清以來,國畫、版畫、雕刻藝術燦爛奪目,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州三雕……一大批徽派藝術家所建樹的藝術成就,伴隨時代的變遷,不僅在國內,同時在國際上都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徽學”作為三大顯學之一,它深厚的文化資源已成為我們當今藝術家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有志于徽文化的承繼者,都會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大受裨益的。二、現實性;在繼承徽派藝術傳統的同時,更要強調“時代語境”。在這方面,安徽現當代藝術史上有兩個為我們學習的楷模;黃賓虹與賴少其。對於徽派傳統藝術有著高深學養的黃賓虹,在自己的藝術追求中,將傳統與現實不斷地加以融會貫通,以劃時代的徽派繪畫學說與藝術作品,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畫壇的一代宗師。而上世紀六十年代,以賴少其為首的一批畫家以富有時代特色的新徽派版畫,以及伴隨賴少其晚年變法後產生的一系列作品,也堪稱為徽派傳統與時代語境的完美結合的典範。三、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個人的背景文化,由人文史觀、自然景觀相互生發而來的地域性文化,其彰顯的內涵最具有根本性的文化特徵。不僅是藝術家,在中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方面產生過深遠影響的歷代安徽名人,都無法排除來自地域文化的啟蒙與滋養,無論他們走到那裏,無論有什麼樣的建樹,其間都蘊藏著揮之不去的鄉土文化氣息。由此可見,“新徽派”地域性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四、多元性;現代社會將是多元化的社會。文化的多元化,決定了畫家創作題材和表現方式的多樣化,過去安徽以徽州地域特徵的山水畫和版畫聞名,當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無論從個人藝術突破的角度還是以順應社會變革需要的角度,多元與創新都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時代呼喚,多元互補、和諧共生的理念已成為社會百業的經典之說,作為形態性的美術界更應該以多元的胸襟,鼓勵有更多不同的畫種和風格,不應只限於國畫與版畫。甚至在安徽成長或受徽文化影響的畫家,及其出自於這片土地上的當代民間美術,都應當將其納入 “新徽派”的旗下。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自以為是其中一員。但“新徽派”說到底,只是一個集結安徽畫家群體的旗幟和符號,它不是個人用來復古人之幽思的通靈招牌。如果出不了藝術精品,再響亮的名頭也無濟於事。當今的安徽畫壇並不特殊于全國畫界的狀況,各種繪畫群體和個體都在期望中隨風而動,就絕大多數畫家來說,已脫離了舊時的為藝術而甘於寂寞的操行,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屬性緊扣著文化領域的方方面面,與時代結合、與社會結合、與市場結合、與利益結合,已成為當今繪畫觀念與行為的價值取向。南流北漂的畫家們都在尋求著各自的芳草地,紛繁多姿的各種藝術活動遍及全國,令人目不暇接。立體、交叉、多元、互補的藝術狀態將美術界鬧騰得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盛世預兆著藝術復興時代的來臨,每位畫家不論選擇什麼樣的藝術人生,也不論會取得什麼樣的藝術成就,也不論你無所謂或有所為,只要你筆耕不輟,這個時代都將會留下你的印跡。


本文作者:艾沛(胡迟)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安徽《江淮文史》杂志特约编辑,副研究员。

 

 


 
 
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
费以复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368